古人爱情哪一个最让人动容,可能是长剑刎颈的虞姬,也有马嵬坡下的香魂。对于杨玉环和李隆基之间的爱情,很多人都赞叹,但是同时也有人讽刺,正是二人终日沉迷于爱情和吃喝玩乐中,才葬送了盛世唐朝。
而且在史书中也记载了,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个人在一起后,十分喜爱玩乐,甚至每天至少都要玩一次握槊。为此也有不少人好奇,握槊到底是什么?为什么杨玉环和李隆基如此酷爱这个游戏?
“此盖胡戏,近入中国。”在《魏书》中记载了一个通过胡人传入魏朝时期的一个游戏。
(资料图)
这个游戏就是握槊,握槊的长相是黑白两个颜色,类似于现在的五子棋或者围棋。
但是棋子是圆形的,握槊却是长方形的,不过通过“握槊”的名字也能看出来。“握”字可见这个棋子并不是拿在手中,而是需要握住。“槊”是长杆矛,自然不会像棋子一样圆润。
握槊总共有100个,其中黑白各占50个,棋盘也不一样,普通棋子上面纵横交错,但是握槊的棋盘上面有十二条道。
在握槊的棋盘上还有两个骰子,通常是摇到几,就走几步,不过这可不是随便走的。
白棋是从右往左走,黑色棋子自然与之相反。别看这只是一个游戏,但是随着文人的热爱和追捧,它也在逐渐演化。
早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的握槊简单容易上手,但是当时的年代并没有过多讲述握槊的资料。
随着唐朝的发展,握槊反而成为当时文人追捧的游戏,再加上多年的演变,握槊已然成为一种文人的战场。
虽然通过骰子决定步数,有着一定运气使然,但是如果聪明的人,运气反而并不好使。
握槊也成为一种考验智商的游戏,在盛世大唐,握槊更加流行,无论是男女老少,大家都爱玩。
虽然握槊在唐朝的资料占据众多,但是握槊毕竟是从南北朝传进来的,当时的达官显贵也十分钟爱这个游戏。
在《资治通鉴》中就记载了一个故事,北齐时期君王十分喜爱玩握槊,甚至听到了寿阳已经被攻陷的消息后,都在玩握槊。
而且在握槊最开始传入魏晋南北朝的时候,因为是个稀奇的玩具,有的人还想通过玩握槊拿到免死金牌。
无独有偶,在东魏时期也有官员因为玩握槊,被使者打扰,甚至恼怒的都要斩杀使者的事情。
可见握槊作为一种新奇的玩具,在魏晋南北朝是十分受到欢迎的。再加上唐朝文人墨客的添彩,握槊逐渐成为一种测试智力的游戏。
据说在唐太宗时期,有一个公主下嫁给臣子,但是公主认为这个臣子有勇无谋,没有大智慧,所以坚决不同意。
唐太宗听说这件事以后,就召开一场握槊大会,最终这位臣子获得了第一名,公主十分开心,认为自己曾经看错了人。
可见握槊在唐朝的地位已经直线上升,从简单的一个玩具成为测试智商的物品。
握槊的名字也变成了“才子棋”,在唐朝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有人在玩,甚至文人墨客们都通过握槊博弈。
喜爱握槊的可不仅仅是普通人和文人,还有达官显贵,最开始握槊就是皇宫中人喜爱的游戏。在唐朝,很多皇帝、大臣也十分钟爱握槊。
而作为典型代表,就不得不说李隆基和杨玉环,他们两个可是握槊的钟爱玩家,甚至频繁到每天都要玩一遍。
在民间故事中,李隆基和杨玉环都是好坏参半的,毕竟李隆基前期开始也开创了一个盛世的皇帝,而杨玉环也是凭借美貌出圈。
只可惜两个出名的人碰到一起,这也导致李隆基成为昏君,杨玉环成为妖妃。
据说李隆基得到杨玉环以后,不在钟爱朝政,反而终日和杨玉环沉迷游戏中。
两个人都有着共同的爱好,梨园也成为杨玉环和李隆基最喜爱去的地方。
杨玉环十分喜爱吃荔枝,李隆基就要求快马加鞭的送荔枝,至于跑死多少马,浪费人力物力,李隆基统统不管。
而且李隆基后期不断的提拔杨玉环亲戚,让他们在朝堂上占有一定的地位,这也导致最终两个人走向生离死别的原因。
据说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个人最喜爱的游戏就是握槊,甚至钟爱到每天都要玩一遍。
只不过在玩游戏上,杨玉环始终比不过李隆基,但是杨玉环非常会使坏。
为了能够一个赢过李隆基,杨玉环专门养了一个小狗,平时杨玉环就把小狗抱在怀里。
等玩握槊的时候,看到局势不利,杨玉环就把狗放出来,小狗也十分聪明,马上跑过去扰乱棋局。
虽然这是小聪明,但是李隆基并不生气,因为在和臣子玩游戏的时候,李隆基有一次险些输掉。
幸亏杨玉环看出来局势对李隆基不利,马上喊来小狗,经过小狗的捣乱,李隆基马上轻松赢得胜利。
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感情被人铭记在心,只可惜马嵬坡下依旧是三尺白领赐死爱人,后来的李隆基只能独自一人守着记忆度过余生。
虽然杨玉环和李隆基已经成为过去,但是握槊并没有。即便是在战乱时期,人们依旧会玩握槊。
只不过这个时候不再是抱着玩乐的心情,而是希望转移自己对战争的担忧。
虽然握槊在唐朝时期盛行,众多资料记载基本上都会有唐朝。但是明清时期握槊的热度依旧不减,只不过当时的握槊已经是达官显贵才能玩的。
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了握槊,但是国际象棋、飞行棋等依旧能够看到握槊的身影。
人们钟爱的是博弈、是黑白之间的厮杀,这也让握槊成为风靡一时的游戏,再加上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宣传,这让握槊更加出名。
只可惜现在都已经成为过去,名人也成为一捧黄土,但显现古人智慧的握槊依旧流传,这是中华千年的文化。
Copyright@ 2015-2022 亚洲文娱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豫ICP备20022870号-9 联系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